6月28日,山東省東營市人民政府印發《東營市碳達峰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大力發展新能源。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加快魯北鹽堿灘涂地千萬千瓦級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建設,積極推廣氫能、地熱能、生物質能多元利用,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2500萬千瓦。全面推動光伏發電規模化發展,依托全市鹽堿灘涂、坑塘水面、鹽場等豐富的土地資源,采用“光伏+”多產業融合發展模式,積極布局建設“三基地、一示范區”大型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推進河口區國家級整縣制屋頂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試點、海上漂浮式光伏試點和樁基式海上光伏項目建設。高質量推進海上風電基地建設,全力推動渤中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加大海上風電與海洋牧場融合開發力度,探索海上風電為海洋油氣平臺等大型離岸設施直供電力新模式,積極推進海洋文化與海洋能源產業跨界融合,打造海上風電與多產業融合發展標桿。積極開展氫能開發利用示范,開展氫能在可再生能源消納、電網調峰等場景的技術應用,培育“風光發電+氫能儲備”一體化應用模式。積極提升工業副產氫收集、純化水平,提高工業副產氫回收利用率;大力發展“綠氫化工”,推動“綠氫”替代“灰氫”。因地制宜發展其他清潔能源,依法依規穩妥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強化“地熱+”產業應用,統籌推進全市主要農作物秸稈、蘆葦秸稈等生物質能多元化利用,積極開展海洋能利用研究和示范。
持續優化建筑用能結構。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推廣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應用,新建城鎮居住建筑、集中供應熱水的公共建筑全面安裝使用可再生能源熱水系統。因地制宜推行熱泵、地熱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清潔低碳供暖,推動熱電聯產集中供暖,加快工業余熱供暖規模化應用。提高建筑終端電氣化水平,引導建筑供暖、生活熱水等向電氣化發展,推動新建公共建筑逐步全面電氣化。加快建設集光伏發電、儲能、直流配電、柔性用電為一體的“光儲直柔”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