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伏技術的高速發展,光伏行業迎來突飛猛進發展。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底,全國累計光伏裝機容量425.89GW,首超水電415.46GW,成為我國第二大發電技術。然而,快速發展之下,光伏人才短缺日益嚴重,供需嚴重不匹配情況下,光伏企業“搶人”大戰愈演愈烈。
爭搶光伏人才
僅2023年開年以來,光伏人才爭奪戰就如火如荼展開,光伏跨界者加入搶奪隊列。
從房地產行業跨界而來的天宸股份,自宣布投資116億元進軍光伏電池等領域后,邀請隆基綠能產業研究院副院長聞震利擔任戰略發展部負責人。
華東重機豪擲80億元押注N型電池產業后,從愛康挖得重量級高管朱治國擔任華東重機常務副總,全面負責光伏業務,同時兼任華東光能、徐州光能總經理。
原愛康科技首席科學家彭德香離任后,加入華晟新能源任高級副總裁,并在今年3月31日在華晟新能源召開的股東大會暨異質結論壇上首次公開亮相。華晟新能源成立于2020年,目前在N型異質結領域保持領先,現有異質結產能已超過5GW。
值得關注的是,自去年百余家跨界新玩家入局,在萬億資本傾注下,新進入企業急需業內資深管理者引路,盡快駛入光伏正軌。在此背景之下,光伏大廠的高管已成為跨界企業眼中的“香餑餑”,挖人大戰開始不斷在光伏圈上演。
薪資水漲船高 復合型人才稀缺
除了行業新兵,2023年以來隆基、晶科、晶澳、天合、正泰、一道、通威、阿特斯、東方日升、愛康等光伏企業也在大規模“招兵買馬”。
從近期招聘信息來看,企業加速“搶人才”的同時,給出的薪酬待遇也水漲船高。其中一家光伏企業公開招聘新能源光伏CEO,給出的年薪待遇范圍達到140萬—180萬。另外一家企業招聘的光伏技術工程師崗位,給出的年薪待遇范圍達到180萬—300萬。此外,電氣工程師、生產主管、質量總監等核心崗位給出的年薪范圍也在34萬-120萬不等(更多崗位薪資詳見下圖)
一位業內資深HR表示,光伏招聘市場人才供給結構與需求嚴重不匹配,產業工人常年不足,高端研發、工程技術人員等崗位人才奇缺,復合型、信息化人才供給不足,地域分布也不平衡。
從光伏人才需求來看,10%為研發型人才、40%則為工程技術、經營管理、質量把控等專項人才,對于這類人才招聘,不僅需要有跨學科的背景知識,同時還要了解產線的整體設計和運維。
另一位行業資深光伏招聘人事總監也表示,目前,國內直接開設光伏專業學科的高校少之又少,從業人員主要來自材料、能源、應用物理等專業,且新人普遍存在偏科問題,所以盡管核心研發人員年薪豐厚,卻依舊招人難。
光伏人才需求趨勢
事實上,搶人大戰并非光伏行業新鮮事。近兩年,光伏行業高速擴張,人才短缺是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據北極星統計,2022年硅料擴產規模已超140萬噸、硅片、電池、組件端擴產累計規模超890GW。激進的擴產潮之下,制造端崗位需求呈幾何級快速攀升。
據北極星數據中心統計,光伏全行業人員需求總量到2025年預計達到400萬人,年均新增需求量大概是22.1萬到38.7萬;光伏直接從業人員需求總量大概是55.7-66.8萬人,年均需求是3.7-6.5萬人。
從光伏制造人才需求結構來看,隨著光伏生產線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企業的用人需求早已由簡單操作工向技能型選手轉變。目前,光伏研發工程師總職位量是400+,總需求量是1200+;工藝工程師總職位量是800+,總需求量是3000+;設備工程師總職位量是1000+,總需求量是4000+。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預測,未來幾年光伏市場規模將加速擴大,光伏行業未來仍然有巨大潛力可挖掘,這也給更多想要投身于光伏行業的人提供了良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