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眉山全市各類公共機構1000余家,每年水電氣等主要能源費用近2億元。公共機構作為節能減排重點領域,是宣傳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的重要窗口,具有較強的示范引領效應。我市公共機構分布式光伏建設還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市政中心58千瓦時(kwp)非機動車光伏停車棚項目、東坡區泡菜園區1082.4千瓦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國投集團松江糧庫400千瓦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已順利并網發電。投促大廈能源費用托管項目、眉山天府新區管委會辦公區光儲充一體化試點示范項目和洪雅縣委辦公區分布式光伏停車棚項目正在推進建設中。
2023年12月,由環天產投公司投資建設的眉山市首個商用光儲充一體化試點示范項目建成投運,實現能源業務板塊零突破。該項目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總投資約450萬元,規劃屋頂光伏裝機容量510KWp,儲能容量500KW/1000KWh,快慢充近20根,光伏及儲能所發電量能夠被園區辦公和新能源汽車充電等應用場景全部消納。首年光伏綠色發電量預計將超過40萬KWh,項目投產后,不僅能降低園區企業和事業單位用電成本,還能在高溫極端氣候下將園區的電力供應能力提高10%以上,預計年均可節約標準化煤約128噸,減排CO?約380噸,減排SO?約12噸,減排粉塵約106噸,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后續環天產投將會對園區用能場景進行進一步智能化節能升級改造,建設綜合能源智能管控平臺,實現對辦公園區“源網荷儲”智能一體化管控。
為深入推進新區綜合能源項目,環天產投已初步摸排新區內工業、商業、企事業單位閑置的屋頂資源和能耗情況,初步預計可安裝光伏裝機規模達102兆瓦(MW),配套儲能、節能設備改造、綜合能源集中管控智慧平臺,預計總投資約3.9億元。待全部建成投運后,25年年均發電量超過8000萬KWh/年,每年能夠有效降低新區全社會用電負荷5%—7%;同時25年預計可為國家節約標準煤約60.67萬噸,預計可減排二氧化碳約184.4萬噸、二氧化硫約5.5萬噸、粉塵約50.3萬噸,對減輕環境污染、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緩解常規能源壓力均具有較積極作用。
2023年11月下旬,位于東坡區泡菜園區的四川興川泰線纜有限公司廠房屋頂1082.4K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已順利并網發電,標志著東坡區首個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正式投運。該項目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方式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總投資約400萬元,首年發電小時數約800小時,提供清潔電量約80萬千瓦時,可直接為企業降低用電成本超300萬元,且在限電特殊時期可起到應急作用,項目總體可減少CO?超15000噸,為泡菜園區建設打造“近零碳園區”起到積極的示范性作用。
不同于光伏發電項目企業自投自建的普遍模式,該清潔能源綜合利用項目是由東坡區政府與中核匯能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區內企業經評估符合安裝條件后,只需提供合適場地,前期建設與后期運維均免費,而建設所用的光伏組件材料大部分來自眉山本土生產類光伏企業。東坡泡菜園區內企業將陸續開展光伏發電項目建設,預計兩年內園區內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將完成分布式光伏系統建設。
2023年3月22日,位于東坡區松江鎮的眉山市國有糧油儲備有限公司2022年促進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項目(糧油倉儲設施建設—升級改造—倉頂陽光)項目400KWp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已順利并網發電,標志著利用倉頂大面積建成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正式投運。該項目采用發電全部上網的方式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總投資約230.7萬元,項目運營以來,截至目前共計發電累計發電約20萬度,收益8萬余元,節約了65.6噸標準煤,減少199.4噸CO2,目前項目運行狀態良好,為眉山市打造“綠色城市”起到了示范作用。
利用糧庫倉頂開發光伏發電,可以增加糧庫用電來源、增強屋面防水和隔熱效果,更利于糧食儲藏。糧庫與光伏結合不僅可以做到對糧食的恒溫保鮮,還可以利用光伏組件的隔熱保溫功能,大幅度降低機械通風的使用頻率,緩解國家電力緊缺的矛盾,與環境更加和諧,在節能減排的同時,也滿足了糧庫的日常生產、生活所需,達到狹義上的“零能耗”糧庫,并且還能獲得可觀的發電收益,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