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零碳能源,具有原料、燃料和儲能介質等多重屬性,是重要的“能源連接器”。全國政協委員、美錦能源董事長姚錦龍今年繼續關注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聚焦能源產業數字化轉型,帶來了相關提案。他建議強化頂層設計,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建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牽頭制定《全國氫能分布式能源系統發展規劃》,聚焦“三北”風光資源富集區與東部負荷中心,構建跨區域協同機制。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突破核心技術瓶頸。設立國家氫能分布式能源專項基金,增加對模塊化電解制氫設備專項支持,研發適應工業園區、港口等場景的分布式制氫裝置。支持頭部企業與科研院所共建聯合實驗室,開展電解槽壽命提升、儲氫罐安全性能優化等基礎研究。完善政策體系,創新商業模式。建立全國統一的綠氫交易機制,打通氫能減排與碳市場隔閡,溢價收益補貼建設成本;推廣“氫電儲能+現貨市場”模式,對風光儲氫一體化項目給予0.3-0.5元/千瓦時補貼;建立分布式氫能項目"備案制"審批規范流程,壓縮審批時限。
作為全球最大的氫氣生產國和消費國,我國已將氫能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前瞻布局氫能產業鏈”,氫能分布式能源系統憑借靈活布局、高效供能和低碳排放的優勢,已成為重要突破方向。據測算,截至2024年底,分布式制氫裝機容量突破150萬千瓦,在工業副產氫綜合利用、可再生能源耦合制氫等領域形成示范效應。姚錦龍表示,氫能分布式能源系統是實現“雙碳” 目標的關鍵路徑,但伴隨氫能分布式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發展區域失衡、創新投入不足、政策支持碎片化等深層次矛盾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