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發布了國內首個針對新能源重卡底盤式換電站的地方標準——《純電動底盤式換電載貨汽車換電站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該標準將于今年7月10日起正式實施。
這一標準的出臺,首次系統性地解決了底盤式換電站建設與運營缺乏統一規范的難題,為底盤式換電模式走向規模化應用提供了明確的技術依據。這標志著新能源重卡底盤式換電模式步入標準化、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
如今,政策落地、技術創新、生態協同多箭齊發,新能源重卡底盤式換電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駛向更加高效、低碳的未來。
填補政策空白 換電基礎設施迎來新規范
新能源商用車的快速普及,使換電模式因其高效補能和經濟性,逐漸成為商用車領域的重要解決方案,尤其在長距離運輸、重載和高頻使用場景中,換電模式展現出明顯優勢。
然而,長期以來,換電站的建設缺乏統一標準,企業各自為政,導致設計、施工和運營標準五花八門,行業發展較為零散。
這一局面進一步助長了“孤島化”現象:換電站之間設備和技術標準不兼容,企業間技術壁壘加深,阻礙了基礎設施的規模化建設,同時增加了運營成本,不利于行業整體健康發展。
山西省此次發布的《指南》正是為解決上述問題而生。標準明確了換電站建設的基本原則、選址規劃、供配電系統、車輛引導系統、電池更換系統、整站監控系統、安全要求及標志標識等全流程技術要求。
例如,標準規定換電站單次換電時間不得超過6分鐘,并要求換電站“至少兼容兩種以上不同制造商車輛”,同時提出智能化配置要求,如“車—站交互系統”和“熱管理系統”等。
作為國內重卡應用大省,山西此舉不僅為省內新能源物流網絡建設提供支撐,更為國家層面重卡換電標準體系的完善貢獻地方經驗。
同時,統一規范的出臺,填補了換電站建設領域的政策空白,讓換電站的建設和運營有據可依,行業發展有章可循。
底盤式換電何以成為行業焦點?
《指南》的發布也讓底盤式換電成為行業焦點。那么,底盤式換電有什么優勢?
目前,新能源重卡的補能方式主要包括充電、LNG、后背式換電和底盤式換電。
充電模式雖然技術成熟,但補能速度較慢;LNG則面臨價格不穩定、儲運難度大以及建設成本高昂的挑戰;后背式換電的電池容量有限,難以支撐長距離運輸,且重心高,存在側翻風險。
相比之下,盤式換電解決方案憑借安全、快速、高效和經濟等優勢,成為了當前新能源重卡補能的最優解。
一方面,底盤式換電重卡的續航能力較為突出,能夠滿足長距離和高頻次的運輸需求。
另一方面,其電池底置設計有效降低了車輛重心,不僅提升了行駛穩定性,還釋放了駕駛室后部的空間,提升載貨空間的同時降低碰撞擠壓風險。
此外,《指南》中要求底盤式換電需具備跨品牌跨車型通用性。簡單來說,不管是哪家廠商生產的重卡,都可以在不同的換電站快速更換電池,這大大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和靈活性。
正是憑借這些顯著優勢,底盤式換電模式已成為山西推動新能源重卡換電標準化建設的重要依托。
目前,國內深耕底盤式換電的企業,是寧德時代旗下的騏驥換電,也是本次《指南》的聯合制定方之一。
騏驥換電不僅提供了能跑更遠、更安全的解決方案,還在成本方面有優勢。騏驥換電標準化的電池設計讓車輛制造商節約了研發投入,通過正向開發及電驅橋技術的應用,其換電系統還能讓重卡電耗降低10%-20%。
寧德時代押注 能源巨頭和政府部門接連落子
在新能源重卡領域,底盤式換電技術正受到多方關注。寧德時代憑借資金、技術和產業鏈優勢積極布局這一市場。
財報數據顯示,寧德時代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847億元,凈利潤139億元,同比增長超三成。這一財務基礎為其在底盤式換電領域的投入提供了支撐。
作為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領先企業,寧德時代在產業鏈中具有一定的協調能力,這也成為其推進底盤式換電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能源企業和政府部門近期在底盤式換電領域也有一系列動作。
中國石化與寧德時代達成合作。根據規劃,雙方計劃到2025年建成不少于500座換電站,并逐步擴展至10000座,形成覆蓋全國的高效換電網絡。
中國石化依托其廣泛分布的加油站網絡,為換電站的快速布局提供了基礎設施條件;寧德時代則憑借其動力電池研發能力和技術儲備,為換電網絡提供了技術支持。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也與寧德時代達成了戰略合作。此合作不僅聚焦于技術研發和場景應用,更在行業頂層設計層面具有深遠意義。
雙方將共同推動換電技術及其配套基礎設施的標準化進程,協同制定涵蓋車輛、電池、換電站等全產業鏈的標準體系,助力行業由分散走向統一,實現有序發展,推動換電技術納入“十五五”國家交通運輸發展規劃。
結語
從中國石化、交通運輸部公路院科學研究院與寧德時代開展頂層設計合作,到山西省率先發布的全國首個地方標準,再到全國性換電網絡的加速布局,行業各方正在通過多維度的努力構建完善的換電生態體系。
換電模式的崛起,不僅為重卡行業帶來了高效、便捷的補能方案,更為綠色物流轉型升級注入了澎湃動能。
根據行業預測,未來中國新能源商用車銷量將持續高速增長,尤其是在大宗物流和長途運輸領域,換電模式將逐漸成為商用車領域的主流補能方式。
隨著全國性換電網絡的逐步完善,中國新能源重卡換電模式有望成為全球綠色物流發展的典范。寧德時代以“產業合作+資本合作”雙輪驅動,為中國提供了解決方案,也為全球碳中和目標貢獻了中國智慧。
未來,在政策、市場與技術三力齊發下,新能源重卡換電模式將邁向更加廣闊而可持續的全新紀元。